不打针、不吃药,“床” 上躺躺病就好!

Jyz.htm

脊椎全息图与常见病的治疗

颈椎相关疾病

胸椎1-4 相关疾病

胸椎5-12 相关疾病

腰椎相关疾病

尾椎相关疾病

头痛 偏头痛 高血压

失眠 咽喉炎 低血压

视力下降 眼花 眩晕

胃寒 牙疼 耳聋 甲亢

颈肩痛 湿疹 粉刺

胸痛 胸闷 心慌 胸膜炎

肺炎 支气管炎 哮喘

胆囊炎 胆结石 乳房痛

手及前臂痛 关节炎

上臂后侧痛 肩胛痛

腹胀 胃溃疡

肝区痛 动脉硬化

糖尿病 胰腺炎

肾炎 肾结石 腹泻

过敏 风湿病 减肥

腰痛 背痛 坐骨神经痛

大腿外侧痛 膝关节痛

脚踝肿胀、无力 足冷

腿抽筋 尿频尿急

月经不调 膀胱炎

骶骨关节痛 脊柱痛

子宫颈炎

前列腺炎

性功能障碍

瘙痒症 痔疮

整脊健身与健康长寿

源于美国的“美式整脊健身法”,迄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它疗效神奇,安全无痛、无创伤、不吃药不打针,是一种绿色的自然疗法。

欧美人七八十岁还能周游世界,是因为他们把“美式整脊健身法”作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就像人要天天洗脸、刷牙一样。而中国老人即便腰酸背疼驼着背,也没有意识到脊椎已经变形,而解释为“人老了就该这样”。我们知道世界上寿命最长的动物是龟背类,其次是人,最短命的是爬行类动物。龟背类动物长寿是因为脊柱不会变形。人类次至是因为脊柱垂直于地面,故受地心引力产生的变形相对较小,而爬行类动物的脊柱是水平的,受地心引力的作用产生的变形最大,所以寿命最短。由此可见退化变形脊柱决定人类寿命的长短。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椎间盘萎缩缩短,椎关节松动,脊柱失稳,压迫神经。不但引起四肢疼痛,亦会引起内脏功能紊乱,胸腹腔容积减少,脏器移位,血管弯曲打褶。导致脏器代谢失衡,组织发生病变,造成各种疾病(详情见《脊柱相关疾病图》)

在欧美地区被广泛运用的“整脊养生法”,它是寄予解剖学、生物力学、影像学为基础,从纠正单个椎体的移位入手,调整人体脊柱骨骼肌肉系统,在改善功能障碍的同时调整与之关联的神经系统,进而影响免疫系统,提高人体抗病能力,维持体内代谢平衡,使身体恢复相对稳定,从而使某些器官的功能障碍、组织病变及综合症状得到整体上的康复。

“脊康”牌整脊养生床正是寄予上述原理,由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全国颈肩腰腿痛研究会理事长、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骨外科疼痛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张朝纯专家与南京悦乔科技有限公司联合研制,并荣获国家发明专利

发病学概论

该文章转载自医学全在线:http://www.med126.com/edu/200712/17987.shtml

病因作用于机体使疾病发生以后,疾病便作为一个运动发展的过程不断向前演变、推移,经过一定的时间或阶段后,最终趋于结束,这便是发病学(Pathogenesis)所要研究的问题。因此,疾病发展、经过的全过程应当包括它的最终的结局,即疾病的转归,包括恢复健康和死亡。但为了便于理解,疾病转归问题将在第五节中专门论述,而本节则着重讨论疾病发展经过中某些重要的问题——疾病时自稳调节的紊乱,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和疾病过程中的损害和抗损害反应。

   一、疾病时自稳调节的紊乱

  正常机体主要在神经和体液的调节下,在不断变动的内外环境因素作用下能够维持各器官系统机能和代谢的正常进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的动态稳定性,这就是自稳调节控制下的自稳态或称内环境稳定(homeostasis)。正常机体的血压、心率、体温、代谢强度、腺体分泌,神经系统和免疫功能状态以及内环境中各种有机物质和无机盐类的浓度、体液的pH等等,往往有赖于两类互相拮抗而又互相协调的自稳调节的影响而被控制在一个狭隘的正常波动范围。这是整个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所必不可少的。

   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环节就是病因通过其对机体的损害性作用而使体内自稳调节的某一个方面发生紊乱,而自稳调节任何一个方面的紊乱,不仅会使相应的机能或代谢活动发生障碍,而且往往会通过连锁反应,牵动其他环节,使自稳调节的其他方面也相继发生紊乱,从而引起更为广泛而严重的生命活动障碍。以糖代谢和血糖水平的调节为例,交感神经兴奋,肾上腺素,胰高血糖素,糖皮质激素,腺垂体生长激素等可分别间接或直接地通过促进肝糖原分解和糖的异生等环节使血糖升高,而迷走神经兴奋和胰岛素则可分别间接或直接地促进肝糖原合成,抑制糖的异生以及促进组织摄取利用糖而使血糖降低。正常血糖水平,有赖于上述两方面因素相反相成的作用而得以维持。当某些病因因素使胰岛素受损或使腺垂体功能亢进以致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生长素分泌过多时,均可使糖代谢发生紊乱,血糖水平显著增高,而糖代谢紊乱的进一步发展将导致脂类代谢自稳调节的紊乱,表现为脂肪酸的分解占优势而发生酮症酸中毒,说明酸碱平衡的自稳调节也继之发生紊乱。

   在自稳态的维持中,反馈调节起着重要作用。例如当糖皮质激素分泌过多时,可反馈地抑制下丘脑和腺垂体,从而使促肾上肾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oin-releasing hormone, CRH)和 ACTH的分泌减少,这样就可使糖皮质激素的分泌降至正常水平。反之,当血浆中糖皮质激素减少时,上述的反馈抑制作用就有所减弱,CRHACTH的分泌随即增加而使糖皮质激素在血浆中又升至正常水平。这样,上述反馈调节就能使正常人血浆和糖皮质激素浓度维持在一个相对恒定的水平。当反馈调节发生障碍时,自稳态就会发生紊乱而引起一系列异常变化。例如,肾上腺一性腺综合征(adrenogenital syndrome)患者可能因遗传缺陷而致肾上腺皮质11-羟化酶缺乏,因而皮质醇(cortisol)和皮质酮(corticosterone)生成不足,故对CRHACTH的反馈抑制失效,腺垂体乃不断分泌更多的ACTH,肾上腺皮质性激素的生成就因而增多,故患者血中和组织中ACTH17-酮类醇、雄激素明显增多,女性患者可出现男性化症状。

   二、疾病过程中的因果转化

 在各种自稳调节的控制下,正常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和代谢活动互相依赖,互相制约,体现了极为完善的协调关系。由此理解,当某一器官系统的一个部分受到病因的损害作用而发生机能代谢紊乱,自稳态不能维持时,就有可能通过连锁反应而引起本器官系统其他部分或者其他器官系统机能代谢的变化。这就是疾病中的因果转化,即原始病因使机体某一部分发生损害后,这种损害又可以作为发病学原因(pathogenetic cause)而引起另一些变化,而后者又可作为新的发病学原因而引起新的变化。如此,原因和结果交替不已,疾病就不断发展起来。前述的糖尿病时糖代谢、脂类代谢和酸碱平衡相继发生紊乱,便是疾病时因果转化的一个例子。又如,原始病因机械暴力短暂地作用于机体,可使组织受损,血管破裂而导致大出血,大出血使心输出量减少和动脉血压下降,血压下降可反射性地使交感神经兴奋,皮肤、腹腔内脏的小动脉、微动脉等乃因而收缩,这种血管收缩虽可引起外周组织缺氧,但却可减少出血,在一定时间内又可维持动脉血压于一定水平,故有利于心、脑的动脉血液供应。外周组织(主要是皮肤和腹腔内脏)持续的缺血缺氧将导致大量血液淤积在毛细血管和微静脉内(参阅第十章),其结果是回心血量锐减,心输出量进一步减少和动脉血压进一步降低,组织缺氧就更严重,于是就有更多的血液淤积在循环中,回心血量又随之而更加减少。可见,组织缺血缺氧,毛细血管和微静脉内大量血液的淤积。回心血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等几个环节互为因果,循环不已,而每一次因果循环都能使病情更加恶化,故这种循环称为恶性循环(vicious circle)。实际上,严重外伤时机体内的因果转化情况还要复杂得多,上面所述,仅仅是一个概略的轮廓而已。

  认识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因素转化以及在某些疾病某些情况下可能出现的恶性循环,对于正确地治疗疾病和防止疾病的恶化,具有重要意义。在上述的严重外伤发展过程中,如能及时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和输血输液,就可以阻断上述连锁反应的发展,从而防止病情的恶化。如果恶性循环已经出现,则可通过输血补液,正确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纠正酸中毒等措施来打断恶性循环,使病情向着有利于机体的方向发展。

  随着因果转化的不断向前推移,一些疾病就可以呈现出比较明显的阶段性。例如,在上述的严重外伤引起出血性休克的过程中,机体可经历休克初期(微循环缺血期)、休克期(微循环淤血期)和休克期晚期(难治期)第三期(参阅第十章);严重大面积烧伤患者往往要经历休克,感染,肾功能不全等几个阶段;各种传染病则一般要经历潜伏期,前驱期,显明期和转归期等几个阶段;在伤寒病历时数周的显明期中,患者的临床表现。回肠病变和免疫反应等等,每周都不相同。具体分析疾病各阶段中的因果转化和可能出现的恶性循环,显然是正确处理疾病的重要基础。

 三、疾病时的损害和抗损害反应

  分析许多疾病中因果转化的连锁反应,可以看出其中两类变化:其一是原始病因引起的以及在以后连锁反应中继发出现的损害性变化,其二则是对抗这些损害的各种反应,包括各种生理性防御适应性反应和代偿作用。损害和抗损害反应之间相互依存又相互斗争的复杂关系是推动很多疾病不断发展演变,推动因果连锁反应不断向前推移的能基本动力。前述的机械暴力作用于机体例子中,组织破坏、血管破裂、出血、缺氧等属于损害性变化。而动脉压的初步下降所致的反射性交感神经兴奋以及因而发生的血管收缩,由于可减少出血并在一定时间内有助于维持动脉血压于一定水平从而有利于心、脑的动脉血液供应,故属抗损害反应。此外,同时发生的率加快、心缩加强可以增加心输出量,血液凝固过程加速又有利于止血,因而也属抗损害反应。如果损害较轻,则通过上述抗损害反应和适当的及时治疗,机体便可恢复健康;如损害严重,抗损害反应不足以抗衡损害性变化,又无适当的治疗,则病人可因创伤性或失血性休克而死亡。可见,损害和抗损害反应之间的对比往往影响着疾病的发展方向和转归。应当注意的是有些变化可以既有抗损害意义又有损害作用;而且,随着条件的改变和时间的推移,原来以抗损害为主的变化可以转化为损害性变化。例如,上述的创伤时的血管收缩有抗损害意义,但血管收缩同时也有使外周组织缺氧的损害作用,而持续的组织缺血缺氧,将导致微循环障碍而使回心血量锐减(参阅第十章),这就说明原来有抗损害意义的血管收缩,此时已转化成为对机体有严重损害作用的变化。正确区分疾病过程中的损害性变化和抗损害性反应,有重要的实践意义。在临床实践中,原则上应当尽可能支持和保持抗损害性反应而排除或减轻损害性变化,但当抗损害性反应转化为损害性变化时,就应当排除或减轻这种变化。目前,休克治疗中常应用血管扩张药来改善组织的动脉血液灌流以减轻或消除组织缺氧,并且获得较好效果,其理论基础就在于此。

  对不同损害所发生的抗损害反应往往各有特点。例如,创伤时的反应已如上述,而在炎症性疾病时,机体的局部反应往往是渗出和增生,全身反应则可有发热、白细胞数目的变化等。然而,不同的损害也可引起某些共同的反应。例如,各种强烈因素如麻醉、感染,中毒、出血、创伤、烧伤、休克、过冷等,都能引起机体的应激反应(stress reaction),即通过下丘脑一腺垂体引起肾上腺皮质激素大量分泌,从而使机体的防御适应能力在短期内有所加强。这是常见于各种急性危重疾病的一种非特异性损害反应,对机体适应各种强烈因素的刺激起着重要作用。

  疾病时抗损害反应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各种代偿和适应反应。例如一侧肾功能完全丧失后对侧健康肾可加强活动而维持正常的泌尿功能;组织缺氧时,糖酵解过程加强,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氧的能力和组织利用氧的能力增强;某些组织和细胞坏死后发生的再生等等。

  疾病时机体内发生的反应,主要是对抗损害的,但又不是所有疾病时的所有反应都针对损害的。例如,在许多致病微生物引起的疾病,机体的反应不是仅仅针对微生物所造成的损害,而十分重要的正是机体的免疫反应也是针对微生物本身和/或其他代谢产物的。

  损害和抗损害的斗争,诚然是许多疾病时的一个重要问题。但是,在红绿色盲、唇裂、腭裂、多指症、先天愚型、睾丸女性化(testicular feminization)、先天性睾丸发育不全(Klinefelters syndrome)以及由遗传缺陷所引起的种种严重畸形的患者,有明显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上的异常变化,但在他们身上似还很难找出令人信服的损害与抗损害反应的斗争;即使有这种斗争,但能否作为决定疾病发展方向的主要矛盾,亦尚属疑问。

 

1.脊椎生长期  三十岁前长身高

2.脊骨挺拔期  三十岁前人找病

3.脊柱退变期  三十岁后不再长

4.脊椎错位期  三十岁后病找人

5.脊柱变形期  三十岁后病找上门

6.失养厚度变薄 三十岁后椎间盘

7.久治难愈吃药 三十岁后得的病

 

脊柱相关疾病研究概况

    脊柱相关疾病是指由于脊柱肌力不平衡而致脊柱力学失衡,骨关节轻度位移,直接或间接刺激、压迫到其周围的血管、脊髓和植物神经等,引起相应的内脏和其它器官出现的临床症状和体征,它是现代医学领域中从脊柱力学角度出发研究脊柱与疾病关系的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根据 1992 年首届国际脊柱相关疾病会议论文报告,至少有 40 余种疾病与脊柱的力学平衡失调有关,涉及到神经、循环、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等系统,这一学科的建立,为内脏病的发病补充了新的病因学说,从而为许多难治性慢性病提供了新的诊断和治疗途径,正成为目前医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下面就近年来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和实验研究近况作一综述,以供同道参考。

1 .临床研究

魏氏 [1] 和龙氏 [2] 等认为:颈胸椎椎间小关节错位,压迫或牵拉交感神经可能是引起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并且在临床实践中发现:上位颈椎错位多出现心律紊乱、窦性心律过速和心悸, C 4 C 6 椎错位易发生心动过缓, C 7 T 2 椎错位可发生心房纤颤, T 3 T 5 椎错位可诱发室性或房性早搏及房室传导阻滞。

段氏 [3] 等以推拿综合疗法治疗了 66 例药物疗效欠佳且伴有颈胸椎错位的心律失常患者,其中颈椎错位者 47 例, T 1 T 5 椎小关节错位者 19 例。结果:其中 13 例有窦性或室上性心动过速的患者,在纠正 C 1 C 3 椎错位后症状消失; 19 例室性早搏或传导阻滞的患者,颈胸交界处或上位胸椎有压痛和错位,经治疗后心律复常。

而黄氏 [4] 78 例与颈椎病相关的冠心病、心律失常资料进行临床观察后发现:这些患者受累部位多见于中、下段颈椎,经以手法复位为主的综合疗法进行治疗,总有效率达 83.3%

马氏 [5] 30 例长期服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效果欠佳的室性早搏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发现触诊均可发现 T 2 T 6 胸椎存在小关节错位,且可在膻中、心俞、肺俞等穴位处触及阳性反应物。通过手法对胸椎小关节复位、穴位推拿治疗 3 6 次后,均获得室性早搏减少或消失的满意疗效,同时认为室性早搏经长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效果欠佳者,应考虑是否有存在胸椎、胸肋小关节错位。

   潘氏 [6] 对颈椎病和神经衰弱患者进行系统观察后指出:颈椎病是神经衰弱的重要原因,神经衰弱人群中, 80% 以上患有颈椎病,而颈椎病患者, 90% 以上有神经衰弱症状(推动脉型患者几乎达到 100% )。故认为:防治颈椎病对防治神经衰弱来说,是开创了治本之路。

   王氏等 [7] 130 例寰枢关节紊乱者及 46 例颈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寰枢关节紊乱者多数伴有颈性眩晕(占 60% ),颈性眩晕者又多数有寰枢关节紊乱(占 89% ),经纠正寰枢关节紊乱后,临床症状大多消失或减轻。故认为寰枢关节紊乱与颈性眩晕的发生密切相关,寰枢关节紊乱可能是颈性眩晕的重要原因。

   马氏 [8] 报道治疗经长期内科治疗效果不佳的慢性胆囊炎患者 15 例,触诊发现 T 8 T 10 椎棘突多向左侧偏歪,肝俞、胆俞、期门穴以及右侧腹直肌、剑突至腋前线之间的肋弓缘上均触及到阳性反应物。治疗方法:以旋转复位手法对 T 8 T 10 椎偏歪的棘突进行复位,然后配合以弹拔手法对相应脊神经分布区域的上述阳性反应点进行治疗, 15 例患者经上述治疗后,其症状立即消失或缓解,且远期疗效可靠。祁氏 [9] 亦发现: 19 例经中西药长期治疗无明显好转的慢性胆囊类患者,均可在 T 7 T 11 胸椎右侧及岗下窝中寻找到压痛点及筋结,以针刀在上述部位进行疏通、剥离,每周 1 次,经 1 3 次治疗后,显效 16 例,好转 3 例。冯氏等 [10] 报道以针刀配合服用补中益气丸治疗病程在 2 年以上经中西医结合常规治疗难愈的消化性溃疡患者 27 例。方法:患者俯卧,在 T 5 L 4 棘突之间旁开两指处,从上至下循按找压痛敏感点,每次双侧各选取 1 2 点以针刀进行常规松解剥离,治疗期间配合服用补中益气丸,每半个月治疗 1 次,通过 2 4 次治疗, 27 例症状均好转或消失,经胃镜复查, 24 例患者溃疡愈合, 3 例溃疡面缩小。

  魏氏 [11] 报道采用旋转复位寰枢椎半脱位的方法治疗颈源性耳鸣 48 例。查体发现 C 2 椎棘突多有偏歪或后突,椎旁压痛与耳鸣同侧, X 线片提示寰枢关节有半脱位征象。经旋转复位手法治疗 5 10 次后, 48 例中痊愈 30 例。邹氏等 [12] 报道治疗与颈椎病相关的过敏性鼻炎患者 2 例,患者每次鼻炎发作都伴有颈背胀困感, X 线片均提示 C 1 C 4 椎有不同程度生理曲线改变和小关节错位。经颈椎定点旋转复位配合局部点穴治疗 12 15 次后,两例均获痊愈,随访 1 年来未见复发。

  钟氏 [13] 认为,胸椎后关节紊乱可引起脊柱相关性糖尿病,其主要病理机制是:胰腺的交感神经发自 T 6 T 10 脊髓侧角,支配胰腺血管收缩及抑制分泌。相应节段胸椎后关节紊乱,尤其是滑脱式错位引起的骨性压迫损害脊髓、周围神经同时,可致交感节前纤维发生脱髓鞘的炎症病变,交感神经受刺激而兴奋,胰腺血管收缩及抑制分泌;副交感神经功能则相对抑制,致使胰岛分泌下降,又使肝糖原分解而血糖升高。此种类型糖尿病多可在 T 6 T 10 棘突发现前后滑脱式错位、左右旋转式错位、侧弯侧摆式错位或倾仰式错位,以及相应椎旁软组织阳性反应点。针对不同类型错位施以不同的复位手法,同时配合胎盘注射液或复合维生素 B 注射液在椎旁劳损点水针注射,隔日 1 次,每疗程 7 8 次,一般经 1 3 疗程即可取得满意疗效。

2 .实验研究

  齐氏等 [14] 通过手术切断家兔 C 5 C 6 C 6 C 7 C 7 T 1 的棘间韧带,旋转错位 C 6 C 7 椎体的方法,建立颈椎错位失稳模型,以研究颈椎失稳时对心肌超微结构的影响。研究者分别在术后 1 2 3 个月,采用透射电镜观察实验动物心肌细胞超微结构的改变情况。结果:术后 2 3 个月时,心肌细胞的膜性细胞器出现了明显的病理损害,而且这些表现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加重。因此认为:颈椎的长期失稳可引起心肌缺血,导致器质性损害,颈椎病可能是导致冠心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贺氏等 [15] 采取暴露家兔双侧颈前、颈后交感神经节及椎动脉,直接予以牵拉、压迫和电刺激,然后用电动记纹鼓记录刺激前、后股动脉血压变化的方法,研究了颈椎及其周围软组织与颈性血压异常的关系。结果显示:刺激兔的颈前交感神经节,刺激后比刺激前大多数血压升高,而刺激兔的颈后交感神经节(在人相当于颈下交感神经节或星状神经节)较刺激前血压多数下降。该试验结果与作者临床中观察到的颈椎血压异常相符,即人的颈椎上段发生解剖位移,引起血压升高者较多,而人的颈椎下段发生解剖位移,使血压出现偏低者较多。

   高氏等 [16] 对伴有心血管症状的颈椎病患者推拿治疗前、后血浆中心钠素的水平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患者治疗前血浆中心钠素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推拿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明显改善,血浆心钠素水平亦降至接近正常水平,认为推拿对机体植物神经功能的调整是其主要机制。

  石氏等 [17] 通过针刺胃脘下俞穴的方法,对其对糖尿病家兔的血糖、胰岛素以及胰岛形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针刺胃脘下俞有提高胰岛素含量,降低血糖水平,修复胰岛形态的功效。证实胃脘下俞(人体 T8 椎棘突下旁开 1.5 寸)在神经分布、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上与胰腺关系密切。

3 .小结

  脊柱相关疾病作为一门新兴的边缘学科,已引起越来越多临床医生的关注、重视和探索,相关的临床报道逐年增多,文献涉及到神经、循环、消化、呼吸、泌尿、生殖、内分泌等系统的 40 多种疾病,范围广泛,它为传统意义上的许多慢性病、疑难病的诊治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从治疗手段上看,多采取以推拿整脊手法复位为主、配合穴位按压、针灸、牵引、穴位注射、中药内敷外用的综合疗法来进行治疗;从疗效评估来看,除患者症状、体征等软指标外,部分医生已开始利用现代化专科检查方法如以电子胃镜检查结果来评估脊柱源性消化溃疡的临床疗效,这些都是可喜的进展。当然,临床研究中仍存在一些不足,如大多数临床文献还仅仅是一种描述性的报道,未设定有效的对照组比较或仅只做了治疗前后的病情比较;在临床诊断和评估标准上,不少研究均未能采取相关学科目前国际、国内公认的标准,从而影响了其结果报告的准确性和可靠性,这些不足都将寄希望在今后的临床研究中逐步地加以提高和完善。

  脊柱相关疾病的实验研究,相对于治疗报道虽然较少,且大多只集中在脊柱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和内分泌疾病领域,但仍取得了不少令人鼓舞的进展和成果,为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研究提供了许多可靠的客观依据。

  综上所述,脊柱相关疾病的研究,近年来蓬勃发展,研究逐步走向深入,为许多传统意义上的慢性病和疑难病开创了新的防治途径。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它的完善和成熟仍将任重而道远,笔者认为今后的研究工作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去加以重视:首先,脊柱相关疾病来源于临床,所以必须以临床为本,不断在临床中去加以探索发现和总结,扩大脊柱相关疾病的范围;其次,在临床研究中,医生要加强科研意识,积极吸取相关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研究水平;再次,脊柱相关疾病涉到多个学科,所以我们要加强同不同学科医生之间的协调、沟通、合作和学习,以人之长补己之短,促进自身的发展;最后,要重视和加强实验研究,为脊柱相关疾病的临床提供可靠的客观依据和理论基础,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如果没有完善的基础研究,是很难有足够的说服力来立足于现代医学之林的。我们深信,随着临床和基础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和进步,脊柱相关疾病学这门年轻而充满希望的学科必将迎来飞跃性的发展。